一、建立企业定额的必要性 企业定额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所确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必需的人、材、机的数量标准以及企业在特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其他生产经营要素的数量标准。企业定额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国际招投标惯例 “最低价中标”和国内“合理最低价中标”都要求企业建立企业定额,否则无法确定真实的工程成本,也就难以取得报价优势。所谓市场形成价格就是希望建筑企业摆脱对政府定额的依赖,以企业定额为基础进行报价,反映企业成本的差异,优胜劣汰,有序竞争。 企业定额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企业定额消耗量应尽可能符合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工程实际。企业定额应是动态的,不断调整,因为劳动生产率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企业生产力不断提高,材料消耗不断降低,同时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企业定额应与时俱进,应时而变。 企业定额是实现企业自主报价的需要,是建筑企业要进行工程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投标报价应当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关键和核心就在于企业采用企业定额进行自主报价。企业定额是形成企业个别成本的基础,可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竞争力。 二、企业定额的基础性作用 企业定额在项目管理中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定额是企业资源管理的依据,是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材料计划的依据;企业定额是组织和协调施工的有效工具;是企业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的驱动力;是编制工程预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企业定额的建立和应用可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使企业的个别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定额是企业生产力的综合反映,可准确测算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进而控制工程成本。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材料采购和计划、劳动力安排、限额领料、成本管控和企业内部监控的手段和依据,通过企业定额可以衡量和摸清企业生产力状况,避免各种管理漏洞。 企业定额代表企业先进技术、施工工艺。各企业欲超过其他企业定额水平就必须掌握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企业定额驱动企业学习和推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企业定额的编制和使用可以规范市场秩序,促使企事业的投标报价中按实际消耗水平报价,避免无节制压价、降价和恶意报价,恶性竞争不仅不能有效降低造价反而隐藏巨大的工程风险。不是建立真实成本基础上的工程造价虽具有一定“报价优势”,但企业为保本和生存可能会偷工减料、停工索赔等,反而使发包方得不偿失,而在这个游戏中承包方也是受害者,低于成本的报价是不会有赢利甚至是亏损的,而企业没有赢利怎么进行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这绝不是多赢局面而是多输的结局。 企业定额的编制和使用规范招投标行为,可以减少工程招投标中腐败,建筑企业乃至整个建筑业才有良性发展。 三、企业定额与政府定额的区别 相对于政府定额,企业定额更有实用价值。政府定额作为一种计价遵循的标准,不管是否合理,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政府定额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用途。政府定额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如定额缺项就不能体现工程计价的全面性、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遇到个性化设计和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时只能通过定额换算进行报价。企业定额可以及时对新工艺新材料的人、材、机消耗进行实测和计算,积累和沉淀为企业定额库。政府定额一般若干年颁布一次,跟不上变化的节凑,不可能及时把新工艺新材料编制到定额中。当今时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怎么能以不变应万变呢?建企编制企业定额具有一定条件和优势,工作在施工一线,以当事人的身份,完全融入其中,更便于实地测算,更了解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得更专业,更合理,更真实,更准确地确定实际消耗量,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而政府定额编制就没有这些天然条件,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项目都到工地实测,即使是到现场去实测也可能是失真的,因为作为外来陌生者与工地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和障碍,工人也不愿意把真实情况告诉你,所以政府定额严重失真,严重偏离工程实际。如果说企业定额是草根的原创性杰作,而政府定额更是象牙塔内研究性著作。 政府定额不能满足工程量清单计价要求工程实体和措施项目相分离的报价特点。政府定额是一种计价性定额。企业定额是一种基础性定额,它是投标、成本核算和项目管理的基础。政府定额宜粗,企业定额宜细。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竞争报价应以企业定额为主,企业定额相对于政府定额报价的重要性和优势越来越明显。清单计价模式招标人提供工程量作为投标人共同报价基础,它对所有的投标人是相同的,不具有竞争性,如果采用相同的政府定额作为报价依据,其消耗量是相同的,它是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而不是体现企业生产力水平,体现不出企业的先进性;人材机价格按政府发布的信息价,信息价不是市场价,投标人参照相同的信息价,这样投标人就根本体现不出差异性和竞争性,它不是完全市场经济,甚至是逆市场化的。与其说它是清单计价不如说是定额计价的一种变异,只是一种形式的改变,其实质没有变化。 在企业定额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政府定额仍发挥作用,它仍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是投资决策和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企业定额缺失的原因 企业定额不限于企业内部使用,企业定额也是投标报价的最好选择,然而,企业定额的编制和使用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 虽然人们对政府定额的各种缺陷是深有体会的,但仍然摆脱不了对政府定额的严重依赖性,存在使用政府定额的强大惯性。一些建筑企业也存在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外部因素是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编制企业定额的驱动和压力;内部原因是没有编制企业定额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建企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关系生产力”水平,对工程技术、管理的提升没有强烈的意识。 现行的合同文本和清单计价规范不利于企业定额,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4.7.3 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对应的综合单价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合同中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合同中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 2 合同中有类似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 3 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在实际执行中,对于“类似或合同中没有的价格”确定一般按政府定额,套政府定额子目,按政府定额规定的取费标准,人材机价格则按政府发布的信息价,而不可能采信和认可企业定额,这就等于否定了企业定额的作用,笔者没遇见工程变更后采用企业定额确定综合单价的先例。欧美等成熟市场经济无政府定额标准,当工程变更引起工程综合单价变化时一般按企业定额执行,人材机消耗量是一定的,是恒量,变化的只是人材机价格和费率。当然中国不是完全市场经济,采用企业定额也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对消耗量和取费方面肯定存在分歧、争议,也被视作是缺乏依据的。 在工程审价中,审价人员为了规避风险,保证每一数据都有来历都有依据,也习惯性以政府定额作为审价活动中重要甚至唯一依据,似乎只有政府定额才是唯一合法性来源,根本没有企业定额的容身之地和存在空间,这样建筑企业即使有了自己的企业定额也无用武之地啊。在上海,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工程,在工程竣工审价时,凡是工程变更的部分一般都采用上海2000定额或上海93定额,上海2000定额是量价分离,没有定额价,操作有一定难度,上海93定额有定额价,所以人们更乐意采用93定额,只需调整人材机价格即可(有时只调整主材价格),操作简易又没风险,这其实是一种惰性的表现。 企业没有力量编制企业定额,编制企业定额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施工、技术、材料、信息、预算、软件方面的人才,它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不断更新,需要很大的投入,它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一般建筑企业对编制企业定额有种恐惧感和畏难心理。同时国内缺少对企业定额编制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建筑企业也就更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五、企业定额编制方法论 企业定额不同于政府定额,每个企业都有它的独特性,所以不能简单沿用政府定额的模式。如现在建筑企业一般是总承包加劳务分包加专业分包运作模式,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相分离和劳务作业层的驳离和外包。劳务分包队伍或班组一般自带人力、机械和一些辅材,这样定额消耗量产生相互交错。劳务分包价格也不按定额价,都是市场价,在劳务分包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有的为简化计算和结算,直接按建筑面积的单价签订劳务分包价格,定额对它是完全失效或者说是没有任何作用。 工程项目测算实际成本时一般也是按材料费、材料周转租赁费、加劳务分包费、加机械租赁费加管理费用等各种费用。如果按这种分包模式编制企业定额可能更符合建筑企业实际但并不适合清单投标报价,如果按政府定额模式可作为清单报价的消耗量依据,但与建筑企业运作模式脱节。此事两难全!但不管采用那种定额模式,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否需要与工程量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相同?如果按清单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量仍然不是真实的量,仍然不是实物量。所以企业定额的消耗量应以实物量为准。在投标报价时,对比招标工程量,乘以相应系数进行组价。 企业定额编制的方法具体有以下风种方法: 定额修正法。以已有基础定额地方定额行业定额为蓝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要求,调整定额结构和项目范围在自行测算的基础修正原定额消耗量标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继承了原有定额的精华,可直接参与套用原有定额模板。 经验统计法。是企业对在建工程和已完项目的资料数据,运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对有关项目的消耗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最终形成自己的定额消耗数据。 现场观察测定法。把现场工时消耗情况和施工组织技术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观察、测时、计量和分析,以获得该过程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工时消耗的基础资料。 理论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材料规格,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出定额中的理论消耗量,将理论消耗量加上材料的合理损耗,得出定额实际消耗水平。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并不相互割裂,可以互为补充,互为验证。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系。 六、企业定额编制的原则: 企业定额的编制应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具体要求相统一,工程项目的设置与清单计价规范相一致,以保证投标报价的可操作性。 简明适用原则。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定额应简明适用,简明可使人易于掌握、查找和计算;适用是指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平均先进性原则。企业定额水平应高于政府定额,否则失去竞争性,所谓企业定额水平是指它的消耗量水平,消耗量水平越低,定额水平越高;反之亦然。政府定额反映社会平均水平,企业定额反映平均先进水平,即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多数企业可以达到或超过,少数企业可以接近的水平。 真实客观原则。企业定额应真实地反映企业技术水平、管理现状,真实地反映企业劳动力资源、材料储备、机械装备等情况,客观反映企业生产力水平。 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企业定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应及时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编入企业定额中,这是定额时效性特点,如果企业定额滞后和脱施工实际,那么就不再适应市场竞争和工程成本管控的需要,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七、企业定额内容 企业定额编制的内容与政府定额类似,编制内容包括:编制方案、定额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定额水平的测定包括人材机消耗量测定和管理成本费的测定,定额编制基础资料的整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工程实体消耗定额。即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的人、材、机的定额消耗量,人工消耗量可根据企业工人的操作水平技术水平确定,也可根据具有稳定关系的劳务分包队伍的工人技术素质和报价水平确定。材料消耗量包括材料的净消耗量和材料损耗,材料损耗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施工损耗确定。 措施性消耗定额是指措施项目的定额消耗量,措施项目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措施性消耗量是指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所采取的措施的消耗,包括: 序号 | | | 安全文明施工(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 | | | | | | | | | | | | | | | | |
模板支撑系统和脚手架等属于可计量项目,虽不是实体项目但可以列项计算,应从措施项目中独立出来。它有别于其他不可计量的措施项目。 取费规则,不同的企业其管理成本是不同的,有的建筑企业管理层级多,组织机构复杂,管理和技术人员庞杂,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有的建筑企业管理组织简单,管理员以一当三,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定额应真实反映管理的各项费用如管理人员的薪金、社会保险费、办公费、财务费用和经常性费用等。 企业定额体系应包括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二个层次。施工定额只有人材机消耗量和措施性消耗量标准,它只反映基础量的定额,不反映价格因素,它只用作建筑企业资源计划和生产组织,是管理性定额,为施工管理服务的,是对内的,相当于量价分离的定额。预算定额既有消耗量也有定额价,属于综合性定额,便于快速报价,是对外的,是计价性定额。施工定额是预算定额的基础,其消耗量标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企业预算定额除了反映人材机和措施项目消耗量标准还包括其他各项费用以及人材机的价格信息。企业预算定额是企业施工定额的延伸和扩展。 八、结束语 市场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清单计价将成为一种基本的计价方式,与之相适应,企业定额将变得不可或缺,政府定额的作用将逐渐淡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论建立企业定额的必要性 - D; i; E6 r4 V3 F7 l& W
|